English

皇皇巨著琳琅满目

2001-04-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刘重德 我有话说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一书具有下列三个特点:

第一,内容丰富。本书共分十章,只从篇章的主标题,即知笔者所言非虚:第一章讲“文学翻译比较思辨”,第二章讲“跨文化文学翻译比较美学”,第三章讲“跨时代翻译比较美学”,第四章讲“跨地域文学翻译比较美学”,第五章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翻译比较美学”,第六章讲“中外名著名译审美与非审美比较美学”,第七章讲“莎(士比亚)曹(雪芹)作品翻译比较美学”,第八章讲“萧(乾、文洁若)译和金(阝是)译《尤利西斯》比较美学”,第九章讲“文学翻译文体风格比较美学”,第十章讲“文学翻译鉴赏品评比较美学”。从上引章目,已可见本书内容之丰富。

第二,观点新颖。据我所知,中国翻译界讨论“翻译美学”的专著尚不多见。我先后只看到两本:一是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于1995年出版的刘宓庆著《翻译美学导论》(770页),一是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奚永吉著《文学翻译比较美学》。两书在我国译史上翻译理论研究方面均为填补空白的开创性科研成果,但不雷同重复,各有特色。前者正如书名所示,系“导论”概述性质,共分九章,讨论了翻译的科学性、艺术性、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及审美意识诸问题,而后者也正像书名本身及章节细目所标示的那样,重点在于“比较”,从美学角度,以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文学翻译(包括译者与译品)作跨文化、跨时代、跨地域的比较美学研究,使读者通过大量对比例证的观照深切体会到翻译美学之客观而具体的存在。我对本书所作第二条评语“观点新颖”的理由也主要指此。刘著《翻译美学导论》与奚著《文学翻译比较美学》,在虚与实结合研究方面,可谓相辅相成,相得以彰。

第三,立论公允。立论公允,表现在实事求是,褒贬恰当。现举三例:

专而易精,兼则难精,本是常理,但不可一概而论,既兼又精一身两任以至多任者亦大有人在。这是本书作者通过大量比较研究所得出的论点,并分别列举了“范型”。

在“专而易精”方面,他以傅雷为代表,说:“以傅雷本身为例,他是一个典型的以翻译实践为主而从不旁鹜的翻译家。在他一生中,他的译著甚丰,品味极高,但在翻译理论方面,除了一些所谓“片段的经验之谈”外,从不涉笔理论,更无侈谈翻译理论的高头文章或宏篇巨制问世,足见傅雷深知‘宁从一而深造,毋泛涉而两失也’之妙谛。”(参看本书25—26页)。

在“兼而难精”方面,作者以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董秋斯为代表。指出董氏的翻译理论作品,“最著名的是题为《论翻译理论的建设》(1951)的长篇论文”,“尽管董氏译著不少,但却湮而不彰,仅以其翻译理论而著称,其原因正坐于‘两鹜’与‘多爱’的问题。我们不妨以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中几个片段,作一例观。现以译文(1)董译为主线,并兼系译文(2)另一位以翻译实践为主的翻译家的同一译证,以资比较。”(27—32页)对比结果,确实是董译语病较多,逊于后者。

在既兼且精即一身二任或多任方面,作者分别以萧乾和卞之琳为代表,说“我国著名翻译家萧乾是以作家兼翻译家一身二任焉者身份独步于我国译坛。”(37页)称誉“卞之琳先生身兼数‘家’,他既是诗人,小说创作者,又是文学翻译家。……应当说,他在诗歌创作的造诣和成就,使他足以被称之为诗歌的大家作手。正由于他能将古今中外诗歌艺术,熔一炉而冶,滥觞了他独具一味的诗译艺术,从中可以一窥他一如在诗歌创造中流露出来的诗才与诗情。”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奚永吉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